10日
2025年02月
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TC15)于2025年1月23日发布了《全塑标便字〔2025〕3号》文件,就《塑料 再生塑料 第4部分:聚烯烃混合物材料》等9项国家标准向全行业公开征求意见。这9项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已经完成资料准备,现面向各位专家、委员、观察员及相关单位广泛征集意见,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、实用性和前瞻性,推动塑料行业的高质量发展。请于2025年3月24日前反馈意见和建议。
识别二维码,获取征求意见稿
此次征求意见的9项国家标准涵盖了再生塑料的多个关键领域,具体清单如下:
1、《塑料 再生塑料 第4部分:聚烯烃混合物材料》
计划编号:20241693-T-606,报计划时参编单位:北京华塑晨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
规定了聚烯烃(PO)混合物再生塑料的分类与命名、要求,描述了P0再生塑料的试验方法,规定了试验方法、检验规则、标志和随行文件、包装、运输和贮存等。
2、《塑料 再生塑料 第10部分: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(PBT)材料》
计划编号:20232461-T-606,报计划时参编单位:宁波坚锋新材料有限公司
规定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(PBT)再生塑料的分类与命名、要求,描述了PBT再生塑料的试验方法,规定了检验规则、标志和随行文件、包装、运输和贮存。
3、《塑料 再生塑料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第1部分: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(PET)材料》
计划编号:20241700-T-606,报计划时参编单位: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海关
规定了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(PET)材料产品评价原则、内容和流程、评价指标要求证实方法与取值规则、评价指标体系与取值规则、评价结果形成规则。
4、《塑料 再生塑料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第2部分:聚苯乙烯(PS)材料》
计划编号:20241698-T-606,报计划时参编单位:上海睿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
规定了再生聚苯乙烯(PS)和抗冲击聚苯乙烯(PS-I)材料产品评价原则、内容和流程、评价指标要求、证实方法与取值规则、评价结果形成规则。
5、《塑料 再生塑料成分鉴别 第1部分: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(PET)材料》
计划编号:20241695-T-606,报计划时参编单位:广州海关技术中心
规定了消费后物理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(PET)塑料材料与原生PET塑料材料鉴别的顶空气相色谱-质谱法,可用于指导判定样品是否为通过物理再生工艺得到的再生PET塑料材料。
6、《塑料 再生塑料成分鉴别 第2部分:聚丙烯(PP)材料》
计划编号:20241701-T-606,报计划时参编单位:广州海关技术中心
规定了消费后物理再生聚丙烯(PP)塑料材料与原生PP塑料材料鉴别的顶空气相色谱-质谱法,可用于指导判定样品是否为通过物理再生工艺得到的再生PP塑料材料。
7、《塑料 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 第1部分: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(PET)材料》
计划编号:20241703-T-606,报计划时参编单位:广西梧州国龙再生资源发展有限公司
规定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(PET)产品可回收再生设计的原则及要求,包括产品设计时选择基础树脂、阻隔材料和添加剂、颜色、尺寸、附件、标签、油墨、胶粘剂等设计元素的要求以及判定PET产品可回收再生性的方法。
8、《塑料 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 第2部分:高密度聚乙烯(HDPE)材料》
计划编号:20241696-T-606,报计划时参编单位:安徽冠泓塑业有限公司
规定了高密度聚乙烯(HDPE)产品可回收再生设计的原则及要求,包括产品设计时选择的基础树脂、辅料、添加剂、颜色、尺寸、附件、标签、油墨、胶粘剂等设计元素的要求以及判定HDPE产品可回收再生性的方法。
9、《塑料 产品可回收再生设计通用要求》
计划编号:2023-0901T-HG,报计划时参编单位:安徽省生宸源材料科技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
本文件规定了塑料产品可回收再生设计的术语、定义、分类、原则、要求,包括产品设计时选择主体材料(基体树脂、辅料、添加剂、颜色等)、配件、附件、装饰等设计元素的要求以及评估可回收再生设计产品的测试方法。
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(CPRRA)作为塑料回收再生行业相关标准编制组织方,受TC15委托,正在征集以下标准的参编单位,欢迎各有意向加入标准编制工作的单位积极参与。
标准清单:
废旧塑料作为原材料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标准化建设对于推动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2024年底,四部门联合印发《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的通知,要求到2027年,废旧塑料领域的标准体系将更加优化。
内容来源:废塑料新观察
0 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