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日
2022年04月

专题分享|多样的食品,各异的pH值——调味品类

上一期给大家分享了加工蔬菜类的pH及分析点此回顾,本期我们一起了解调味品的pH。

IMG_256

1. 常见典型调味品的pH值

本次共测试726批调味品,涉及味精、酱油、食醋、盐及代盐制品、酱及酱制品、食糖、复合调味料等七小类产品。不同小类常见典型性产品的pH值见表1和表2。

表1 pH较为集中的常见典型调味品及其pH

IMG_257

表2 pH值跨度较大的常见典型调味品及其pH

IMG_258

  1. 食品pH关联性分析

分析表1、表2数据可知:

(1) 味精、酱油、食醋这三类调味品,同一类调味品pH值波动较小,数值相对稳定。如味精的pH值均在7左右,食醋的pH值在2-3之间,酱油类pH值在4-6之间。

按照GB 31604.1-2016的要求,当pH<5时,应选择4%乙酸(体积分数)作为食品模拟物。由于酱油类pH值在5附近,因此对于接触酱油类食品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,进行迁移试验时应根据接触酱油的实际pH值,确定是否选择酸性食品模拟物。

(2)与上述三类不同,盐及代盐制品、酱及酱制品、食糖、复合调味料等四类调味品,同一类别间pH值跨度较大,如食糖类,pH值在5-8之间。

相同食品类别,pH值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添加的配料和/或加工制作方法。以盐及盐代品为例,加碘盐pH值较未加碘盐高,其主要原因是添加功能性配料为偏碱性的碘酸钾KIO3,导致pH升高。酱及酱制品、复合调味料两类食品,pH值在3-8之间跨越酸碱两带。因此,接触这两类食品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,应根据接触具体食品的实际pH值,以确定是否选择酸性食品模拟物。

IMG_259

0 评论

新建评论

在线咨询